北海道黃楊與絲棉木的嫁接實踐是一種有效的園林栽培技術,通過將北海道黃楊(接穗)嫁接到絲棉木(砧木)上,可以實現優良品種的快速繁殖和推廣。以下是對這一嫁接實踐的詳細歸納:
一、砧木與接穗的選擇
砧木選擇:
種類:選擇生長健壯、無病無殘的絲棉木作為砧木。
樹齡與徑粗:樹齡在410年,徑粗在612cm的絲棉木較為適宜。
立地條件:生長在土層較厚、水分充足地方的砧木,樹勢健壯,高接成活率顯著高于土壤瘠薄、干旱缺水的山坡地。陽坡或避風處地溫、氣溫上升快,利于愈傷組織生成及連通,成活率高。
接穗選擇:
種類:選用北海道黃楊優良植株作接穗。
枝條質量:要求生長健壯,葉片肥厚,髓心較小,腋芽飽滿的1年生發育枝中段或基段。
蠟封處理:蠟封枝條接穗成活率高,且接穗失水越少的蠟封枝條貯藏時間越短則高接成活率越高,接穗失水不能超過6.5%,否則嫁接成活率特別低。
二、嫁接方法
嫁接時間:
因地形、樹勢、土壤墑情、地溫、氣溫確定嫁接時間。天津地區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進行。
嫁接方式:
插皮舌接法:在高接中要因地形、樹勢、土壤墑情、地溫、氣溫確定嫁接時間。接穗采用蠟封保濕技術,接穗削面長5~8cm,斜削呈馬耳形,一般削去接穗直徑2/3。在砧木平直部位,按接穗面的形狀削去粗老皮,露出嫩皮,其長度稍大于接穗削面。用拇指與食指捏開接穗馬耳形前段皮層,然后將接穗木質部插入砧木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,接穗的皮敷在砧木嫩皮上,最后用塑料條包嚴接口。
三、嫁接后的管理
除萌蘗:高接換頭樹木必然產生較多明蘗,盡早除去能減少養分損耗。
解綁與放風:接后25天左右生出幼葉23片,開始破袋放風。23片葉展開后將塑料袋逐漸打開,使其適應外界條件。待新梢長至15cm左右時,全部撤袋。
中耕除草:做好中耕除草工作,保證新梢生長對肥水的需求。
病蟲害防治:定期檢查植株的生長情況,及時發現并處理病蟲害問題。
四、嫁接效果與優勢
成活率:連續3年采用蠟封接穗舌接,其成活率均在90%以上。
生長速度:新梢當年平均生長45cm以上,經過2~3年的試驗,基本能滿足園林綠化工程行道樹標準。
耐寒性:連續3年一年生新梢能在-18℃低溫下安全越冬。
綜上所述,北海道黃楊與絲棉木的嫁接實踐具有顯著的優勢和效果,是快速獲得常綠闊葉喬木樹的有效途徑。通過科學合理的嫁接技術和管理措施,可以實現優良品種的快速繁殖和推廣,為園林綠化事業做出重要貢獻。